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作为律师,经常会跟犯罪嫌疑人打交道,会见之余,时常听到犯罪嫌疑人“抱怨”:现在的监控太厉害了,在哪里都有,一不小心就被抓住了。我呵呵一笑:若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

后来,上网一查,不得了:据一组来自行业调查公司IHS Markit最新数据显示,2017年底我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(包括机场、火车站和街道)共装有1.76亿个监控摄像头,而美国只安装了大约5000万个摄像头。预计在三年内中国安装摄像头的数量会增加到6.26亿个。无疑,监控时代已经来临。

监控器的大量出现对于震慑犯罪、提高破案率的确很有作用,这两年来,“大连街头女子被打案”“昆山龙哥砍人反杀案”等案件一经发生,案发视频就已经在网上流传,对于还原案件真相、尽快破案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我相信,在最近发生的“大连街头女子被打案”后,又有大量的监控器会走上街头。

但反过来想,面对无处不在的监控器,我们的个人隐私该如何安放?只要想调查,人们的行踪几乎一览无遗。

对于无处不在的监控器,人们似乎熟视无睹,很心甘情愿地接受“监视”,这其中有几点原因,一方面,我们国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一直不太强;另一方面,对一般普通民众而言,目前普遍设置在公共场所的监控器,主要针对的是盗贼,而不是良善的民众。还有一点就是,即使有少部分人对监控器的设置提出反对,也被以“打击犯罪”的名义给消解无声了。

当越来越多的“隐形警察”走向街头巷陌,传统的警察巡逻必然越来越不受重视,警察不熟悉群众,群众不熟悉警察,警民的感情也会逐渐淡薄。试想,当犯罪分子想在街头犯罪时,是害怕监控器呢,还是更加害怕巡逻的警察呢?这还真是很难说。

“窥视”是人的本能嗜好,当人们习惯于街头巷陌的监控器,那么,走向私人住宅和公司企业的监控器会不会也会习惯?从行为监控走向思想监控的“监控器”人们是不是也会习惯呢?这些,还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。

 作者周辉,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工作,中国法学会会员,原资深检察官,专注公司法律风险管理、刑事辩护和刑事合规。微信号:13641976477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周辉

周辉

29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隆安律师(上海)事务所合伙人、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南大文学学士、复旦法律硕士,曾在某直辖市检察机关工作十年。

文章